劉俊新:如何構建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標準化體系
當前,我國城市污水治理標準體系已經相對成熟,而農村污水處理才剛剛起步,盡管近來年發展迅速,但仍存在許多詬病,而標準體系的不完善是其中的核心問題。2019年9月7日,“第九屆中國農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暨第三屆村鎮環境平臺---中關村中科水環境保護技術創新推廣水中心論壇”在浙江杭州召開。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劉俊新作題為《構建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標準化體系》的演講,對如何構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標準化體系進行了分析與闡述。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劉俊新 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發展效果顯著,在數量、模式、技術、運維上均有很大變化。從數量上看,2007年,全國擁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行政村占比只有2.6%,到了2017年已經達到了22%。從模式上看,早期的農村污水治理大部分以單個村落為單位,自己規劃和建設,而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開展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元,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治理模式。在技術上,早期絕大部分農村都是以化糞池以及簡單的生態系統來處理污水,而現在絕大部分地區都采用了生物處理設施,當然這也與當前國家各地方對農村污水排放要求有關。最后在運維上,早期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基本上都由村委會委托非專業人員進行管理,例如電工、保潔員等等。而現在主要都是以第三方運維方式為主,也包括了采用PPP或者BOT模式的專業化運維。 但盡管我國農村污水治理的發展變化如此巨大,至今也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許多地區已建成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較低,很多設施建成后沒有正常運行甚至曬太陽,此外也有的設施雖然在運行但達不到初期設計的標準或要求。另一方面,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類型眾多,從質量上來講也是良莠不齊。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是技術、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共同催生,可以說,農村污水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環節成為短板,都會影響最終的效果,所以目前我們亟待構建一個整體性、系統性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標準化體系。 標準化體系與農村污水處理目標的契合統一 構建系統性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標準化體系,一定離不開農村污水治理的目標,要在先構建了適宜的農村污水處理體系下,再進行下一步標準體系的構建。而適宜的農村污水處理體系主要應思考3個問題:一是理念與行動,也就是頂層設計。二是開展頂層設計都要實現哪些目標?通過什么途徑來實現。三是我們要站在農村這個特殊環境下思考它的生產方式和物質循環的關系,也就是如何實現資源化利用。最后,標準化體系建設也應從這3個問題上統籌考慮。 1.頂層設計 在頂層設計上,我們首先要考慮農村的特殊性,不能從城市污水治理的角度去考慮。農村的特點主要包括:人口分散、聚集密度相對較低;同時生態系統較豐富、承載污水能力較強;此外,農村物質循環鏈相對簡單、資源平衡容易調控。 總結了農村地區的特點后,下一步就是能制定治理的目標,現階段,我國農村污水治理目標主要是2點:一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際上,農村相較城市的一個很大不同,就是環境的臟亂差,因此農村污水治理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改善農村地區的人居環境和衛生條件。二是實現資源循環,保障生態安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的好壞決定了生態情況,農村污水治理也是落實“金山銀山”理論,體現生態價值目標的必要工作,此外,農村污水治理也需要市場的助力,而資源利用就是實現市場化價值的必要手段。 明確了農村污水處理的目標后,就要在標準體系上有所表現了,具體表現為3個方面: 一是生態價值。實際上目前我們很多時候考慮農村污水治理的思路依舊是照搬城市,也就是從如何達標的角度去考慮,而明確了農村地區具體情況后,我們就有了有別于城市地區的目標,那就是如何結合農村環境和生態系統建立體系,例如有些出水指標有可能用不到一級A甚至準四級,能保證當地生態系統的一個回用標準也許就可以,此外一些營養物質指標也需要取舍等等。 二是市場價值。不管是將尾水作為產品也好,還是將水中某些有機物作為產品也好,如何使其能和農業生產或生態系統相結合,提高它的附加值,這就需要其在市場上有所體現。現在我們在很多情況下的觀念都是:污水處理到回水標準就可以用了,或者污泥等固廢經過堆肥程序后也可以用了。但實際并不是這樣,要進行資源利用,一定要有并行的產品,只有去深入的研究,有針對性的進行資源與生產的結合,這個附加值才能體現出來。此外,當前我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費用大多都由政府買單,對于一些經濟情況不好的地區確實增添不少壓力,如果能將污水處理資源化利用的市場做好,也能反過來彌補當地政府建設、運行設施的財政費用,最終實現一個良性循環,讓農村污水治理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是科技價值。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一般體積較小,原理也較簡單。但簡單不代表簡陋,也不能說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就是一個非常低水平的東西,反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非常分散,所以更要求使其能夠體現出科技的含量,例如像目前的智慧化運營等,很多技術其實都可以體現其前沿的科技水平。 2. 技術及運維 頂層設計之后,就是具體的技術和運維。農村地區千差萬別,不同村落的水質以及污水處理模式各不相同,如何將其與農村環境結合起來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點問題,因此首先就需要一個科學的決策系統,以目標為導向,構建與農村環境相適應、資源化利用優先的農村污水處理技術體系。而支撐這個技術體系,就需要一系列的標準,包括技術、設備、工程標準以及針對于設備認購方面的標準等等。總體而言,從技術角度來說,實際就是3個的考慮因素方面:一是如何決策技術選擇。二是選擇技術后用什么樣的標準進行規范。三是如何對設備質量進行認證,保證其能正常運行期望的使用年限。 技術之后是運維,對于運維來講,我認為最主要的因素有2點:一是如何以縣鎮級污水處理廠為依托,構建村鎮污水治理技術設施的管理體系。因為以鎮級別的污水處理廠為依托點,再向村級別進行放射性管理的話,如果體系完整,效率一定是更高的。二是如何以處理設施自控運行為重點,解決農村污水在線監測問題。我認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在線設備,一定不能照搬污水處理廠,從經費上來看就是不可行的,那如何構建針對農村特有情況的在線監控體系就是我們未來需要重點發展的方向。最后,運維方面的體系建設同樣需要標準的支撐,目前浙江已經率先制定針對于農村污水治理的運行管理標準,未來全國其他地區一定也會是這樣的趨勢,同時,目前業內許多同仁尤其是企業代表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就是農村污水治理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前期收集也是一個重大問題,所以對于污水收集系統來講,未來也應該有相應的標準。 3.資源化利用 最后一方面是資源化利用,利用農村地區的特征進行資源化利用也需要以標準作為引導。當前,各個地區已經規范了農村污水的排放標準并開始施行,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排放之后的水資源如何與生態系統相結合,也需要更明確的標準,同時這個標準還應該與處理設施協調和統一,這也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當前我國農村污水治理已經從過去粗放型管理轉向為精細化管理,所以我們也要從重視數量向質量控制轉變。 現有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標準總結 當前,我國有關農村污水治理的標準并不多,主要包括村莊整治技術規范、鎮(鄉)村排水工程技術規程、以及一些生活行業標準。近日,住建部也發布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標準》,將于2019年12月1日施行。總體而言,目前我國農村污水治理已經進入到了快速發展階段,大量的經驗教訓表明,我們不僅要加快農村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的步伐,還要同時保證農村人居生活質量和設施的長效運維管理。農村污水處理是涉及到多方利益主體的系統工程,目前國家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標準還尚不完善,后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希望在業界同仁能夠共同努力,不斷完善我們國家農村污水治理的標準化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