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你想聽的都在這里
9月12日,“第十屆中國農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暨第四屆村鎮環境科技產業論壇”上,主題為“面向未來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方案討論,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治理,未來綜合整治中的資源化路徑”的圓桌對話如期舉行。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村鎮環境平臺---中關村中科水環境保護技術創新推廣水中心理事長劉俊新主持了該環節。北京科技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系主任李子富,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低碳與生態環保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雷曉玲,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傳斌,杭州青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永明,北京潮白環??萍脊煞萦邢薰究偨浝怼⒔淌诩壐吖ね蹩“?,成都碧水水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岳全輝,上海泓濟環??萍脊煞萦邢薰句N售總監錢進等嘉賓圍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與臺下聽眾進行互動交流。 重慶農污治理 三板斧上見真章 雷曉玲(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低碳與生態環保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重慶屬于山區,其農村與城市的差別很大,這就倒逼所有針對農村的工作,必須要有農村的思路和思維。 對于面向未來的綜合整治,以及人居環境、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重慶這幾年花了很大的力量在做這方面的探索。 目前來說,重慶的農污治理工作,主要在三個環節。 第一是目標要清晰。面向未來的藍圖怎么樣去規劃,這個一定要清晰。也就是說,未來的農村、未來的鄉鎮,它將會是什么樣子的。這就是美麗鄉村發展規劃要明確。具體到排水體系,重慶在鄉鎮排水方面已經逐步做了一些規劃,這就讓我們未來的目標清晰了。 第二是現狀要清楚。要實現鄉鎮未來的美好藍圖,必須得摸清家底才能有的放矢。重慶這些年為了摸清家底做了大量的工作,走訪、調研、排查等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具體到鄉鎮污水這一塊,最近我們正在啟動的一個工作,就是對所有建制鄉鎮的污水處理的現狀,包括管網、設備、運營管理以及資金等情況進行調研。這個調研,不僅僅是發一個表格,匯總報告就行了。我們必須一個個鄉鎮實地去調查,力爭為規劃制定的科學性提供真實的數據。 第三是科學引領。有了一頭一尾、現狀和目標,接下來就是利用一體化綜合治理的思路,科學進行制定規劃和發展的策略。這方面我們這幾年探索和摸索得比較多。 科學地進行梳理,就要求我們不能什么東西都拿來試一試。因為在試的過程中,不僅需要付出經濟的代價,時間的代價也是比較大的。所以重慶的做法就是,因地制宜地進行,并及時進行匯總和總結。 總的來說,對于小城鎮的整治,不管是水的問題,還是公廁等各方面的問題,都不能套用一個模板,必須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農污治理 城市的經驗并不適用 李子富(北京科技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系主任): 面向未來的農污治理,我們要考慮農村和城市的區別。 理論上來說城市發展的快,農村未來的整治是不是要照抄城市的經驗呢?這是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從城市的角度,它是分流處理的,污水是處理污水,垃圾是處理垃圾。但是到了農村,我們還能不能采用這樣的模式呢?大家都談到了因地制宜,就是說在農村的這種情況下,有沒有可能從污染物統籌方面最大化、最高效地進行處理和資源化,這個是我們要考慮的。 對于農村的污水處理,它有濃度非常高的污水,比如廁所污水。但是它又有濃度非常低的污水,比如洗漱的污水。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把農村所有的污水都放到一起去處理,可能不是一個最佳的方式。 可以考慮把廁所的污水和高濃度的廚余垃圾結合起來處理,這方面已經有一些研究,并在小區域內示范了。還可以將廁所污水與畜禽養殖的廢物,或者和秸稈等等這些一起處理。 總之,在農村的這樣一種特殊條件下,我們在考慮污染物、污水處理的時候,需要按照污染物的特征去統籌,而不是照搬城市的模式。 因地制宜 需要考慮老百姓的需求 周傳斌(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大家都在說因地制宜,我在想的是,因地制宜是誰去因地制宜?我認為應該是所有參與村鎮環境治理的各方。 首先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如果將標準化與因地制宜結合起來,可能會促進政府更加科學地決策。現在在村鎮環境治理,不管是技術還是商業模式,都是有邊界限制的。比如說氣候、溫度、垃圾的分類、當地的財政接受程度等。將這些數據收集起來,去編一個軟件,這樣就有了一個標準化流程。 有了流程,只要如實地填入數據,不管是財政欠缺的地方,還是財政非常有錢的地方,不管是環境標準高的地方,還是環境標準低的地方,都可以根據村鎮的環境、財力、村民的接受程度等等,做出科學的決策。 其次是企業因地制宜地選擇、使用技術。目前來看,相關企業對于農污治理的技術是不缺的,他們需要的,是將現有技術,根據項目有針對性地去調整。 在農村污水治理領域,有的在做技術驗證,這是其他領域也在進行的工作。因為不管是污水的治理也好,垃圾的處理也罷,或是廁所污物的整治,技術、產品最終都會由參數來表現,如果有一個標準化的流程或者是一套方法去評估這些表現,將每個企業的參數相互比較,最終就可以得出最可行的技術及方法。 第三是公共參與。在行業內,技術、管理方面的問題,大家說的很多,但是我們忽略了另一個很重要的主體,那就是老百姓。農污治理的技術是給誰用,是為了誰用?我們做了很多農村的工作,尤其是在扶貧的工作中感觸很深。最后我們發現,不管你的技術有多好,但你最終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而他們有自己的需求和要求,所以不管我們推廣的是技術還是產品,需要更多地去滿足當地老百姓的需求。 城鎮化在加快 農污治理變局未定 汪永明(杭州青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杭州青泓一直以來專注于分散式設施的管控,我們認為,未來管控最核心的是在于人的成本。 在浙江麗水龍泉縣,政府把農村的飲用水與生活污水運維打包交給一家公司去做。因為飲用水在浙江是強制收錢的,所以他們用這種方式做的還是比較好的。 另一種是把農村的垃圾跟生活污水打包給一家公司運維。由于農村居住分散的特點,導致了運維人員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在交通上。如果一個運維人員,一天工作8小時,而7個小時都耗費在交通上,那肯定是沒有效益的。但如果他6個小時在站點工作,那么他的效益是很高的。 這兩天大家都在討論標準化,我們也希望行業做標準化,但是標準化應該是有多重套餐的,而不是全國統一的標準化。比如說項目在水源地附近的、對環境要求不高、有錢的、沒錢的等等,需要有多重選擇,這樣才能讓各地政府去科學決策。 最后想通過一組數據來說明,全國城鎮化的速度比我們想象的快,大家需要去思考。 2012年我們開始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時,在浙江杭州桐廬縣。2012年的時候是2200個站點,到2014年的時候是1800個站點,到2016年的時候是1300個站點,估計今年應該是在1000個站點左右。 這就說明:第一,村里的人越來越少,這個速度比我想象的還要快。第二,它的城鎮化速度在加快。 所以,隨著城鎮化的加快進行,可能我們今天討論的一些問題,在未來就不是問題了。 市場很大 做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王俊安(北京潮白環??萍脊煞萦邢薰究偨浝?、教授級高工): 過去十年,農污治理走了一些坎坷的路,有的可能經歷了十年還多。即便這樣,現在還是有企業不斷地轉入這個行業。所以從大方向來看,農污治理是環保行業在現在以及未來二三十年的一個最大市場。 既然市場是穩定的,不管對于前期介入的企業,還是現在介入的企業,技術路線和市場盈利模式的選擇可能就比努力更重要了。 在技術路線方面,企業需要明確,選擇什么樣的工藝、什么樣的產品,是以設計為主、還是以工程為主、亦或是以配套設備為主。是選擇智能化、智慧化、物聯網為主,還是選擇全產業鏈以及投資。 大家關注一下過去十年行業里企業的經驗和教訓,就會發現慎重做選擇真的很重要。 另外是盈利模式。市場很大,然而盈利卻很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盈利模式,企業做不到盈利,是很難生存和發展的。 分散治理運維成本高 農污治理需要集成經營 岳全輝(成都碧水水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目前的農村,大多數成年人都到城市里去了,只留下老人和小孩,所以對于一些有操作性需求的分散治污設備,在農村是不適用的,且不說維護成本很高。 那么農污怎么去治理呢?可以將農村的垃圾、腐爛農作物、廢棄物以及養殖的廢棄物等,全部由污水處理站來進行協同處理。 怎么協同處理呢?比如說現在已經有了污水處理站,就可以把垃圾、農作物等廢棄物,通過相應的機制,鼓勵農民全都收集到污水處理站。而污水處理站,可以通過增加設備,把收集到的廢棄物固化做成燃料,這樣就形成了產品鏈。 如果政府在這方面提供一些補助,將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將會是一個很大體量業務。因為比如樹木、竹葉這些環境垃圾,政府都需要出資來處理的,利用這筆經費,把相關業務集合到污水處理站來,就能夠得到更好的處理。 此外,還可以把污水處理站變成一個盈利中心。比如充電、網購服務,以及一些便利店都可以設置在這個地方。這樣一來,PPP污水運營商可以同時進行污水和垃圾的系統性的處理,完全可以降低農村污水治理運營的壓力。 服務全流程化 因地制宜的前提是綜合治理 錢進(上海泓濟環??萍脊煞萦邢薰句N售總監): 今天話題的一個關鍵詞是因地制宜。我們認為,因地制宜是需要有前提的,這個前提是什么呢?就是農村人居環境的綜合治理。 以水污染治理這個方向為例,要使污水處理達標,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從我們以往的很多項目當中,我們注意到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服務的全流程化,也就是說從前期的咨詢,包括規劃咨詢設計、設備的建造、建設,以及到最后的運營,需要進行全盤考慮。二是產品,從前期的收取端、處理端,包括后續的運維端,要有系列的產品來做綜合治理。 此外,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有三個主體,第一個政府方,因為很多是屬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第二個是各種各樣的企業。第三是受益方,也就是廣大的人民群眾。 在農村人居環境的綜合治理中,我們更應關注受益方群眾的需求。怎么去滿足群眾的需求呢?我們做了一些嘗試,比如有一些項目,我們在建設站點的時候,讓建筑風格盡量與當地的環境統一。因為我們在建設過程中發現,很多老百姓是比較排斥在他們的居住點附近進行污水治理的。而人工環境的統一、建筑風格的統一會有助于化解,或者是減緩這種沖突。我們也嘗試著去將一些環保技術類、或者是環境科普類的宣傳加在里面,比如建設一些水文化的科普館,結合當地的項目會進行宣導。 農污治理因地制宜的這個話題,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我們目前只是在做一些探索或者是嘗試,至于資源化利用,我認為還有很多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