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強院士:農村污水處理裝備標準化的思考
訪問量:2568 發布時間:2021-11-02 12:45:35
字號+ 字號-
10月13日,“第11屆中國農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于江蘇宜興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博導任洪強作題為《農村污水處理裝備標準化的思考》的報告。報告對如何構建我國農村污水處理裝備標準化體系提出思考與建議。
本文對任洪強院士演講發言進行整理,希望給您帶來思考與幫助。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博導任洪強
自2016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以來,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從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到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政策,美麗鄉村振興已經是當前我國重要的戰略方向。
從農村污水治理裝備方面來看,《國家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國家環保裝備提升行動計劃》等政策的出臺也推動著產業的發展,體系龐大、非標屬性強、兼具通用性是我國農村污水治理裝備目前的主要現狀。
另一方面,我國農村污水治理裝備也存在諸多問題:
在應用方面,由于我國農村污水治理行業移技術、重投入、輕運管、缺維護等特點,導致污水處理設施分散、水質水量差異化明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標準方面,由于"九龍治水"多部門領導,標準管理混亂,標準主要內容相似,重復度高。而喜人的是,隨著2018年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通知》,當前各省市地方排放標準一一出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裝置、運維管理等標準也隨之增加。
最后,我國農村污水裝備專利核心質量也有待提升,目前中國專利數據庫檢索主題為污水&裝置(設備)&農村的專利為3041件。
農村污水治理裝備標準化的思考
基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對農村污水治理裝備標準化進行了思考,認為主要應從三大方面整體搭建標準體系結構。
首先從科技角度,以研發適應農村生活污水特性的技術為主要方向,實現農村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等。同時搭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成果轉化平臺,集聚國內外最先進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科技創新源,探索建立技術創新、成果落地促進和共享市場化機制。
從制造角度,力爭生產穩定性、適應性、易于管理的農村污水治理裝備,可以借鑒日本凈化槽、活性污泥等裝備標準,建立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標準創新平臺,建立完善的處理科技/標準化創新體系、水處理、水再生技術與裝備分類專利庫等。同時還可以從標準角度,探索成本低、智能化、低維護的農村污水運維管理模式,建立農村污水處理裝備制造標準化示范,研創核心裝備智能制造標準化生產線,數字化過程控制生產車間,建成高端生產型裝備研究中心和示范工廠。
最后從標準角度,探索成本低、智能化、低維護的農村污水運維管理模式,建立農村污水處理裝備制造標準化示范,研創核心裝備智能制造標準化生產線,數字化過程控制生產車間,建成高端生產型裝備研究中心和示范工廠。我們今年也基于水專項課題等技術成果,主持編制了江蘇省地方標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管理技術規范》(DB32/T 4024-2021),規范指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遠程監控管理。也在江蘇常州武進區農村污水分散處理工程、江蘇揚州市江都區農村污水處理改造項目、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高郵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等實際案例中有很好的應用。
農村污水治理裝備標準化的建議
最后對農村污水治理裝備標準化未來發展提三點建議,首先是要強化專業人才的支撐。標準化制造的崗位鏈比較復雜,對人才的需求也比較特殊,而目前我們在人才貯備方面比較匱乏,因此未來需要貫通“技能——崗位——專業——產業”互通的專業化人才培養鏈條。
第二是加強裝備標準化制造與創新公共平臺建設。從裝備產業創新前沿研究、裝備標準化的企業服務、裝備創新基礎資源、裝備技術創新研究幾方面入手,通過搭建裝備準規、產品標準和工程規范研制/驗證/試用/修訂全過程研究平臺體系;裝備模塊化設計/標準化制造/數字化智控研究平臺體系;新裝備應用全程跟蹤驗證比較研究平臺體系以及裝備生產性試驗/運行/性能檢測評價研究平臺體系等,實現科技和產業的協同創新。
最后是實施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裝備制造與管理標準化創新,從裝備關鍵技術標準化走向裝備制造智維標準化,打造美麗鄉村——鄉村振興——裝備智造——智慧鄉村新業態。
本文根據任洪強院士在第11屆中國農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上的發言整理,文章未經本人審核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