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選案例展示|中建生態環境集團-江陰市城區黑臭水體整治項目
2024年度村鎮水環境治理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正在進行中,我們將陸續發布(通過審核)入選的優秀案例,希望給您帶來思考與幫助。如提交案例資料請聯系村鎮聯盟秘書處。 江陰市城區黑臭水體整治項目 申報單位|中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江蘇省江陰市 投入運行時間:2023年1月 處理規模:江陰市城區28條河道,總長度37.58km 項目工藝:控源截污、底泥清淤、駁岸整治、活水循環、生態修復、景觀提升、智慧水務 服務人口:84萬人 主要指標:江陰市城區6條重度黑臭河道和12條輕度黑臭河道消除黑臭且水質達IV類,8條水質提升河道水質穩定達III類 江陰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緣,北枕長江,南近太湖,東接常熟、張家港,西連常州,地處蘇錫常“金三角”幾何中心,是長江三角洲乃至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是中國工業百強縣第一,也是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市,在蘇錫常地區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為全面消除江陰城區黑臭水體,改善城區水環境,江陰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7月批復核準江蘇省江陰市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及城區黑臭水體整治PPP項目(以下簡稱“PPP項目”),中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是本項目社會資本方聯合體及運維單位,項目總投資估算為367007.47萬元,特許經營期為23年,其中建設期為3年,運營期為20年。建設內容包括江陰市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兩部分,其中村莊生活污水治理投資約269385.38萬元,城區黑臭水體投資約94061.86萬元。 一、項目范圍: 項目整治范圍總面積76.95km2,涉及江陰市中心城區28條河道(包括秦涇河),包括6條重度黑臭河道(長溝河、普惠中心河、南新河、龍涇河、雙人河、朱家壩河)、12條輕度黑臭河道(迎風河、蘆花溝河、史家村河、青山河、葫橋中心河、江鋒中心河、創新河、黃山港、東橫河、北潮河、老應天河、秦涇河)和10條水質提升河道(北橫河、老鰣魚港、東城河、澄塞河、東風河、東轉河、運糧河、紅星河、斜涇河、老應浜)。 東風河 紅星河 普惠中心河 蘆花溝鳥瞰圖 雙人河 迎風河 秦涇河 斜涇河 二、治理思路: 項目圍繞水質治理目標,以水污染控制、河道整治、活水循環為主要任務,兼顧水生態修復、水景觀提升及智慧水務管理建設。在充分發揮江陰市城區現有水環境治理措施體系效能的基礎上,通過本項目建設,形成城區“水污染控制、水循環系統、水生態修復、水景觀提升、水管理能力建設”五位一體水生態文明格局,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環境綜合治理目標。 水污染控制方面:以陸域控源截污、完善排水系統為主,消除黑臭水體,穩步改善城區水環境質量; 河道整治方面:以河道底泥清淤、駁岸整治為主,輔以濱水生態修復,改善河道水質,逐步提升河道生態功能; 活水循環方面:以河網水系連通調度為主,合理優化水系布局,提出切實可行的區域補水工程方案,提高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 水生態修復方面:在水質改善和不影響防洪排澇的基礎上,修復生物棲息地,完善水生動植物群落結構及食物鏈,增強水生態凈化和修復功能; 水景觀提升方面:基于城市發展現狀及景觀建設相關規劃,以塑造“山水福地、江南綠都”整體品牌為抓手,選擇重點區域河流水系,實施水景觀提升工程,打造城市濱水景觀特色區域,使得水環境治理成效更好地展示于大眾,親水景觀更好地服務于大眾; 智慧水務方面:以建設水環境感知采集體系、基礎運行環境體系和智慧水務一體化平臺為主,實現具備感知全面化、透徹化,業務協同化、智慧化,項目實施管理可視化的智慧管理能力。 三、工程內容: 工程建設任務以水污染控制、河道整治、活水循環為主,兼顧水生態修復、水景觀提升、智慧水務管理建設等工作。在系統分析水體污染成因,推算河道污染負荷與環境容量的基礎上,實施控源截污、底泥清淤、駁岸整治、活水循環、生態修復、景觀提升及智慧水務建設等措施,從根本上全面消除城區黑臭水體,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水環境治理目標的逐步實現。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 控源截污工程:控源截污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控源截污工程、現狀截流系統改造、小區雨污分流改造、農村污水收集處理、新增一體化處理設施污水收集處理,主要針對點源污染進行處置,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源入河。 河道整治工程:河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岸坡整治工程、河道清淤工程。在消除內源污染的同時加強河岸兩岸岸坡穩定,為恢復江陰城區水清岸綠生態水網提供良好基礎。水系連通及活水工程:新建泵站、水閘、連通管涵、明渠等,提高河道水體流動性,增強河道水環境容量。 水生態修復工程:河道水生態修復工程主要包括富氧曝氣,生態浮島及水生植物,完善河道生態系統食物鏈組成,增強水體生態自凈能力,通過實施水生植被恢復、水生動物群落調整及原位凈化等工程措施,完善河道生態系統食物鏈組成,增強水體生態自凈能力。 景觀工程:包括景觀新建、景觀提升及多層植被復綠工程,美化河岸濱水空間。 智慧水務工程:建設完善前端信息采集體系和搭建智慧水務一體化平臺,顯著提高水務精細化管理、決策支持和主動服務水平 四、項目創新亮點: 項目創新提出“一河一策”治理方案,通過控源截污、水系溝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生態修復、初雨整治、景觀打造、智慧水務等手段,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環境綜合治理目標,把“長江大保護”寫在江陰大地上,確保“一江清水,兩岸蔥蘢”。 項目采用精準治理、智慧運維的方案,圍繞水質提升目標及運營管理需要,構建了“兩網1環境1大腦1系統兩體系”的智慧水務總體框架,搭建了“云”(云平臺)、“網”(信息采集網絡傳輸)、“心”(調度中心)、“池”(數據池)、“臺”(支撐平臺)智慧運營平臺,實現“業務管理支撐、服務公眾支撐、輔助決策支撐、綜合運維支撐”。 五、綜合效益分析: 項目通過實施控源截污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水系連通及活水工程、水生態修復工程、景觀提升工程、智慧水務工程,持續改善江陰城區水環境質量,治理后水體達到潔凈無異味,顏色無異常,城區6條重度黑臭河道和12條(含秦涇河)輕度黑臭河道消除黑臭且水質達IV類, 8條水質提升河道水質穩定達III類,解決了江陰城區河道水體黑臭的問題,提升了水環境質量,推動江陰形成城區“水污染控制、水循環系統、水生態修復、水景觀提升、水管理能力建設”五位一體水生態文明格局,打造出江陰“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環境友好型公園城市,助力江陰打造2022年江蘇省生態園林城市、2022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 |